現在是買進美國政府公債基金的好時機嗎?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此時已經不適宜搶進美國政府公債,除了3個月期的T-Bill殖利率已經是0以外,長年期(30年)殖利率也是來到歷史的新低點,約只有3.1%.

雖然在這種金融風暴下,投資人對信用風險跟通貨緊縮仍然非常擔憂,再加上預期聯準會(FED)還會降息,紛紛搶進信用等級最高的美國政府公債,以趨避風險,然FED已經沒有太多降息空間(只剩2碼就來到零利率),美政府公債價格已經來到高點,許多投資機構(銀行,投信跟投顧)卻還是鼓勵投資人買進美國政府公債基金以趨避股市下跌風險,此時才買進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可以參考這篇報導!

同時來看看實際的基金資料:

iShares Barclays 20+ Year Treas Bond(iShares Barclays 20+年政府公債)==>平均到期日是14.32年

一年之報價走勢圖





















一年期報酬率36.67%,3年平均年複利14.83%,特別是近一個月已經急漲了25.54%,投資人應避開!(當然包括其它美國政府公債基金)














那麼再來看看短期政府公債ETF的淨值走勢圖跟累積報酬率,我們可以看出,已經上漲了一段,幾乎已無上漲空間(跟股票型基金不同)!

iShares Barclays 1-3 Year Treasury Bond(iShares Barclays 1-3年政府債券)==>平均到期日是1.65年

一年之報價走勢圖






















一年期報酬率6.86%,3年平均年複利5.9%










以上圖型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USA;Morningstar USA
結論:
美國政府公債基金是非常好的核心資產,應在平時就已經配置,而非等到股市大跌才來買進,投資人應耐心等到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回到歷史平均值時,再來買進配置,否則可能會有兩面都挨打的情況發生(股票市場賠錢,轉進公債市場後再賠一次)!

閱讀全文...

過去績效不是獲利保證--深度檢視比爾‧米勒(Bill Miller)所管理之Legg Mason Value Trust Fund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或許大部分人都沒聽過這檔基金,因為他是美國註冊的基金,並無在台灣銷售,在美國則是名聲響叮噹,其基金經理人比爾‧米勒(Bill Miller)是過去40年來,唯一一位連續15年(1991~2005)打敗S&P500指數的共同基金經理人,詳細可參考這篇。今天我們試著從各個不同的時間區段,來看看這檔基金的績效表現,先提供一段新聞,來做引言。
-----------------------
新聞來源:鉅亨網

10只王牌基金跑輸通脹

來自湯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的最新報告顯示,一些非常重要的美國基金經理手中的王牌基金,包括富達投資、雷格梅森以及駿利資本等,其長期收益率紀錄正受到信貸危機及股市地震的影響,資產流動性也受到威脅。

報告稱,繼2008年的業績大幅下滑之後,這些基金以及大量其他原本表現卓越的基金,其10年期回報率甚至無法蓋過通脹的侵蝕,並且這些基金的長期投資者所得到的投資回報僅僅就只比把錢藏在枕頭下麵高出了一丁點。其中,理柏資料顯示,10年期回報率低於同期通脹率33.92%的10只基金中,富達投資旗下的麥哲倫、雷格梅森旗下的價值信託基金以及駿利基金旗下的駿利資本等赫然在列,這其中,價值信託基金的管理者就是曾經名揚四海的明星基金經理比爾‧米勒(BillMiller)。

該份理柏資料同時顯示,落入10年期回報率跑輸同期通脹率的基金之列的大基金還包括百能投資旗下的成長收入基金 (Growth&IncomePortfolio)、富達投資的成長收入基金(Growth&IncomePortfolio)以及藍籌成長基金 (BlueChipGrowth)、先鋒 (Vanguard)旗下的成長指數(GrowthIndex)、奧本海默基金( OppenheimerFunds)旗下的主要街道基金(MainStreet Fund)、美國世紀 (AmericanCentury)的超基金(Ul traFund)以及喬木資本增值基金(ArborCapitalAppre ciationfund)。

------------------------
首先我們來看從1990/12/31Bill Miller開始管理這檔基金後的15年,年年打敗S&P500指數,經過15年的績效差異,Legg Mason Value Trust 年平均報酬率為15.3%,S&P500指數則為12.9%,這樣的績效是否吸引你呢?




圖片來源:MSN Money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從1983/1/1(基金成立後不久買進)一直到2005/12/31為止,則這檔基金在23年期間其實跟S&P500指數的績效是差不多的。




圖片來源:MSN Money

比爾‧米勒(Bill Miller)的不敗神話在2006年以後就兵敗如山倒,2006、2007、2008到9/30為止,各落後S&P500指數9.9%、12.1%、17.3%,到底是一時的落後,還是之前的領先純粹是運氣特別好,加上技術高超的結果?從下圖另一項資訊(%Rank in)可知,在過去10年裡,基金百分位排名有2年是第一名,有3年是排在25名內,卻也有3年是排在95名以後(2008年看來也是99名要定了),這充分揭示了:即使是有長期績效優良記錄的基金,其每年的績效排行,還是非常不穩定,對於主動式基金投資人而言,要身兼擇時進場與擇基金買賣這兩種無法事先預測的事情,投資人為了要克服擇時與擇基金,翻遍仿間財經書籍,上遍各式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課程,最終都是徒勞無功罷了






下面這張圖是從1991/1/1~2008/10/6的績效走勢圖,雖然在前15年米勒績效遙遙領先,但卻功敗垂成,目前反而落後S&P500指數,所以即使是前無古人的破紀錄基金,也難逃地心引力,終究是回歸到平均值,而且有落後平均值的可能(目前是如此),所以如果想以資產配置方式,買進後長期持有搭以再平衡策略,主動型共同基金因無法長期打敗大盤指數(benchmark index),且費用率過高(LMVTX費用率為每年1.68%,在台灣販售的主動型基金費用率更高通常是2.5%~3.5%),要能長期戰勝指數,是非常困難的。





圖片來源:MSN Money

下面這張是以全球最早成立的指數型基金 Vanguard 500 Index(先峰500指數基金,費用率每年0.15%)跟Legg Mason Value Prim 來比較,10年期是Vanguard 500 Index大贏!




20年期也是Vanguard 500 Index大贏!



圖片來源:MSN Money

來看看其在2008-6-30的持股:



圖片來源:Morningstar USA

即使是大師級基金經理人,仍然無法避開金融風暴跟金融地雷,最近出事的Freddie Mac持有3.02%,AIG保險集團持有2.66%,Merrill Lynch持有2.08%,財務陷入困境的還有GE(奇異電器)...等,所以投資人實在沒有必要付出較高的管理費給基金公司,較高的管理費不一定能帶來較高的報酬,反而可能是基金績效的殺手!可以參考這裡的說明

總結:

如果連曾經這麼優秀的基金,都無法長期打敗大盤,反而最後落後大盤,那麼成千上萬的知名度較低的主動型基金,又有何能耐能讓投資人期望其未來表現能超越大盤呢?

閱讀全文...

初步拆解技術分析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在下面的技術分析文章,我幫大家標出了作者用的假設式可能語句(紅色粗體),這種文章就算是預測對了,也沒有參考價值,因為下次可能會錯,而且用了那麼多的假設性用語,看了也不確定是否會朝哪個方向進行,其實幾乎有90%以上的股市評論文章都是這樣寫的,剛好你看到一篇文章事後印證他說對了(其實也未必,因為作者通常善用假設性詞句,只是你自以為他的方向正確),所以你可能持續看下去,也願意照著他的建議買進賣出,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並不是很準確時,再換一個當時預測準確的專家,因此日復一日,你發現,專家愈換愈多,資金越來越少,錯的時候總比對的時候多,投入大量時間跟心力,換來的卻永遠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跟無力感,這就是技術分析的本質,雖是如此,他卻是最能滿足投資人追求明牌追求獲利的興奮劑,因為在茫茫股海中,有個東西可以抓住,投資人就會像飛蛾撲火般的靠過去,技術分析就是那盞燈,引誘飛蛾的死亡之燈!看看普林斯敦大學教授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在他的長青暢銷書『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中對技術分析的解析,或許你也能跟我一樣,改變過去的投資方式,改採買進並長期持有之資產配置,輔以固定比例再平衡策略,以低成本之被動式指數型基金當投資工具,當個快樂輕鬆的長線投資人,而不要當個緊張繁忙的短線投機者!
----------------------------------------------------------------------------------------------------------------------------------------------------------
大盤或現投降式底部
 這是Capital Essence對2008年10月13日(週一)的市場技術分析。
  上週五,美國股市以下跌結束了一周狂暴的行情,整個一周道指下跌17%。上週五道指下跌128點或1.5%,考慮到道指盤中低點的巨大跌幅,這樣的收盤已經非常不錯了。開盤後短短五分鐘,道指跳水近700點,下午3點左右道指絕地反攻,反彈幅度高達600點,尾盤空頭入場,再將價格小幅推低。

  











圖1.1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日線圖)
  在暴跌近700點之後,道指強力反攻,乃至一度翻綠,這顯然會讓人覺得像是某種拋售高潮。事實上,上週五大盤的走勢同我們在當天的市場前瞻中提出的“投降式底部”的判斷如合符節,我們當時寫到:“總的來說,股市正在緩慢崩潰。在這種局面下,我們不可能去預測市場的底部或獲得重新入市的信心。不過 在我們看來,目前距離投降式拋售可能不遠。”
  另外,短期隨機指標上穿信號線,也強化了出現多頭行情的可能。目前最應該關注的位置是10月份的下降趨勢線,如果指數有效突破這一趨勢線,將是 一個看漲信號並意味著短期內有望繼續走強。緊鄰支撐位在上週五低點,大約7773點。在目前關頭,只有收盤跌破這一位置才能破壞近期看漲的形態,並增加重 新測試2002年收盤低點的概率,略低於7290點。
  同道指類似,標普500指數在上週五的行情中也出現拋售高潮的信號。標普開盤後暴跌7.7%,隨後立即止跌反彈,在買盤推動下,標普一度進入上漲區域,最高漲幅達2.9%。但由於短線交易者選擇在週末前獲利回吐,上攻動能最終耗盡,收盤下跌1.2%。
  儘管收盤下跌,但不要被這一假像所蒙蔽,上週五紐約證交所換手率高達近30億股,這樣的量能用大多數標準來衡量都屬於“爆炸式”的。另外,從整個交易日來看,成交量上升更多地發生在指數上漲階段而非下跌過程中。因此,大盤很有可能已經來到或接近投降式底部。
  另外,似乎有大量資金正在試圖抄底。從AMG提供的資料來看,上周追蹤標普500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S&P 500(SPY)顯示淨買入資金達68億美元。

  











圖1.2 標普500指數(日線圖)
  標普正顯示出投降式拋售的經典跡象。如果指數有效站上937點,將確認這一點並有望向上測試1100點的阻力位。緊鄰支撐位大約在839點。在目前關頭,只有有效跌破這一位置才能逆轉近期看漲形態,並增加重新測試2002年收盤低點的概率,大約776點。
  總結:上週五的行情意味著華爾街八連陰的暴跌局面已經來到一個投降式底部。目前我們需要看到“真實買盤”的出現。在出現“真實買盤”之前,市場可能僅僅是橫向運行。
(本文作者:Michelle Mai)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閱讀全文...

外匯市場產生巨幅變動!!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之前很多人做的澳幣,紐幣,南非幣定存,這次的跌幅(從2個多月前)已經把利息全部吃掉了,我在之前寫有2篇文章探討(1,2),不幸的是,所擔心的事情那麼快就來了,有點傷心,傷心的原因倒不是我或我推薦客戶買了澳幣商品(定存&連動債),因為了解它的內容跟可能風險,所以我完全沒碰也沒推薦,傷心的原因是許許多多的我所不認識或認識的人,透過其他通路買了滿手的連動債,這種獲利有限,但風險卻很高的產品,根本不是他們當初購買時,所認為(應該說是被強力灌輸保本無風險吧)的比台幣定存好的固定收益產品,以這波澳幣貶值,從29元到23元已經跌了20%,已經將連動債每年約5%多的報酬吃掉了近4年的獲利,有人或許認為,這總比最近股票市場的跌幅要小。不是的,不能只比較報酬率高低,應該同時考量到其標準差,因為未來一旦股市反彈向上,他的漲幅遠遠不是原幣保本型連動式債券所能俾倪,也就是說,澳幣保本型連動式債券因為承擔了較高的匯兌風險(當時澳幣在歷史高點)及流動性風險(要持有滿6或7年),投資人理應要求較高的期望報酬率,但卻只有5%多(比一年期澳幣定存還低),原因其實是費用率太高,通常這種連動債的利潤高達10%以上,投資銀行跟銷售通路簡直把他當作寶,只是苦了投資人!
經歷了這麼多的危機跟地雷,如果投資人還是沒有學到教訓,那麼下一顆地雷還是很快會來到,下一個危機還是躲不過。那麼就什麼都不做就好了,那也未必,什麼都不做也有風險è通貨膨脹風險,較好的方式是,看幾本書(不能全依賴他人吧),找個誠信專業的理財顧問,做好資產配置並長期投資。
這裡推薦幾本書供大家參考:
史雲生的逆向操作法則-投資大師史雲生教你逆向操作,佈局長期投資的股市策略
散戶投資正典
買對基金賺大錢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紐幣/台幣走勢圖(周線)













澳幣/台幣走勢圖(周線)












南非幣/台幣走勢圖(周線)


閱讀全文...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BND) VS iShares Lehman Aggregate Bond(AGG)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先鋒全債券市場ETF,秉持Vanguard一貫的低成本作風,其費用率硬是比iShares還低,幾乎只有iShares的一半,在債券本身之殖利率就較股票低的情況下,費用率可是要斤斤計較的!
iShares Lehman Aggregate Bond埃雪雷曼總體債券ETF,為最早推出之投資級債券型ETF,現在在各方面幾乎都被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比下來了,請見下表: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US*2:因為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成立未滿2年無長期績效可比較
*1: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2008/6/30內容







































iShares Lehman Aggregate Bond=>2008/8/31內容

















總結:以投資美國投資等級的政府債券而言,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在各個條件下,都略優於iShares Lehman Aggregate Bond,然因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成立未滿2年,還未有長期資料供參考,所以不能說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全面獲勝,建議想持有美國中期政府公債的投資人,可以先買入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享受低成本的好處 。

閱讀全文...

華爾街爆大裁員 履歷表滿天飛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次級房貸風暴其實可以避免,美國華爾街的CEO人人都想在年終分紅跟卸任時領得天價的股票選擇權或現金紅利,因為公司治理不是看長期,而是看每月每季的業績績效,如果抵押債權證券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利潤好,又好賣,又有信用評等機構的高評等(適度包裝一下就可以高評等),大家都在推這種商品,明知可能有風險(不是信評公司評等的低風險),還是為了業績,而放任甚至鼓勵銷售大量的CDO,這次的次貸風暴能帶給投資人什麼樣的警示呢? 
文章出處:中時電子報
房貸風暴與資產減損的雙重衝擊之下,美國金融業進行最大規模的裁員,今年的裁員人數,已多達六萬六千餘人,估計在下半年還會增加。未遭裁員者薪資也會銳減,總計華爾街金融業的薪資將比去年減少一八○億美元。
根據金融顧問公司的調查,今年以來到六月初,全美金融業的裁員人數已經達六萬六千多人,可能會打破去年十五萬三一○五人的紀錄。紐約金融業裁員人數則已經破四萬,失業者四處奔波,華爾街履歷表遍地。
華爾街公司的雇員多達十七萬八千人,去年感恩節前後,七大金融公司之一的貝爾斯登(Bear Stern)大規模裁員,已讓華爾街金融業驚心動魄;耶誕節過後,裁員潮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金融公司被迫裁員。
金融業比九一一後還要糟糕
到了今年,貝爾斯登三月時差點倒閉, 後來由摩根大通公司(PJ Morgan Chase)收購,才勉能一息尚存。不過,高盛、美林、雷曼兄弟、花旗銀行、美國商業銀行(Bank of America)相繼大規模裁員,讓金融業雪上加霜,遭逢比「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還要糟糕的慘況。
今年被裁者找工作將更為困難,專家說,去年下半年,裁員風潮初起時,被辭退的人較幸運,因當時仍未受到次級房貸風暴的影響,但今年則是每況愈下,一旦被迫離開職場,近期內似難再翻身。
克勞蒂亞在今年三月的一個星期一早上,才剛進貝爾斯登辦公大樓,就被警衛帶到主管辦公室,之前她已聽到風聲,自知主管要資遣她。稍後在警衛的監視下,回座位收拾東西,不准碰觸電腦或複製、複印任何文件,然後像防賊般,被護衛著走出公司大樓。這天像她一樣遭到資遣命運的,有數千人。
五十二歲的克勞蒂亞在貝爾斯登已工作了廿年,曾目睹華爾街多次衰退黑暗時期,但這次裁員風暴來得甚大,有三萬名同業在丟履歷表,估計復甦至少要幾年,因此她決定提早退休,不再四處尋覓新工作。
高盛是少數未被次貸風暴影響的公司之一,儘管如此,它仍因業務萎縮,宣布裁員一○%。
即使如避險基金和私人直接投資公司,亦已非華爾街的安全保證。避險基金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由於信貸緊縮和金融市場不穩,避險基金今上半年的業積,跌至八年來最差。
避險基金也無人問 募資困難
鍾瑪麗在華爾街從事避險基金工作,她說:「投資人或投資公司都在叫窮,現今募集資金比過去困難許多,以致避險基金公司業績下滑,必須進行瘦身以度過財務難關。」
克里斯瑪士公司的執行長查林傑說:「當你見到像高盛這樣的公司也裁員時,當前經濟狀況已一目了然。」
在這波酷寒下,各大金融公司今年的薪酬預算將比去年減少一八○億美元,這是華爾街歷來薪酬跌幅最大的一年,紐約市和州政府的稅收將因此大減。
《紐約時報》說,華爾街金融業者預計付給員工的薪酬比去年少一八○億美元,不過,員工要到年底才會確實感受到。到今年底,金融業雇員獲得的總分將銳減一百億美元,減幅比二○○一年「九一一事件」時還大,當年的華爾街分減少了六十五億美元。
根據六家最大金融機構的最新財務報告,薪酬成本光在今年上半年就減少九十五億美元。依紐約州政府的估計,紐約州將因華爾街金融業邁入嚴冬,可徵稅的收入將減少大約一百億美元,紐約客的日常生活開銷,也將減少好幾十億美元。
對許多華爾街人來說,年底的分紅相當於總薪酬的四分之三,為了應付這新的窘況,大家紛紛節衣縮食。華爾街附近的餐館、精品店、雪茄攤都感受到生意差了很多,華爾街族消費能力大減。
華爾街人減薪 政府稅收緊縮
《紐約時報》說,華爾街薪資大幅滑跌,深切影響紐約市、州的預算,因為四分之一的紐約市民,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紐約市的稅收,一○%是靠這些華爾街金融雇員的繳稅,州政府則有二○%的稅收依賴這項來源。
金融界的高薪資近來也頗受爭議,特別是在金融市場大幅起落的情形下,金融高層的傲人高薪,向來遭到非議,尤其此刻,分析家指出,高薪是鼓勵金融高層冒險,進而忽略風險控制的因素。
閱讀全文...

Office Live Workspace微軟免費好用的線上共同工作平台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中文版終於上線了,已經用了數個月的英文版瞬間就換成了中文畫面,雖然英文碼也通,但是看到中文還是多了親切感!
到底他有何妙用呢?
簡單舉幾個實用例子:
1. 可以跟同事或家人或朋友分享檔案且可以共同做業,對於需要團隊合作的案子非常適合
2. 公司的聯絡人可以建置在線上,雖然大公司可能有建置自己的Exchange server 2007或是 Sharepoint server 2007,但是中小企業就可以免費使用這種簡化的功能,完全免費,當其他同事更新公司聯絡人資訊,我們就可以同步獲知,當然也可以限制權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修改(要將聯絡人清單分享出去才行)
3. 行事曆(活動)也是同樣用法,基本上他是將outlook之部分功能放上web,讓大家可以共同修改行事曆
4. word,excel,powerpoint也可以線上讀取,但是本機電腦需安裝有微軟office(最好是office 2007),省去email傳來傳去,而且線上存取還可以追蹤版本,方便專案管理
5. 可以為家人或班級設立一個工作區,透過不同的工作區可以分享不同的資訊,只要一個微軟MSN帳戶,就一切搞定
要使用他之前,要先申請,只有簡單幾個步驟:
1. 先到這裡輸入你的hotmail或MSN帳號(沒有的請自行去申請)





























2. 接著輸入密碼如下圖



3. 申請成功,可以開始使用了
由於他畫面簡單明瞭,又有詳細的說明檔,相信您可以很快就上手!
使用愉快

閱讀全文...

掀開“獨立理財顧問機構”面紗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中國的獨立理財顧問,也是正在萌芽,但是目前不論香港或台灣,獨立理財顧問所推薦的金融商品,其費用率仍然是居高不下,而且顧問的素質參差不齊,很擔心過不了多久,這個產業就被不肖的業者玩完了,希望台灣政府,應該趕快立法規範,納入管理,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JACK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紅杉資本的沈南鵬發現了什麼?成都走出的女強人憑啥分羹700億美元“金礦”?
  手中閒錢多,你會找誰打理?聽誰建議?以前,大家會想到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或者私募基金(機構);現在,一種號稱中立于所有金融機構的“獨立理財顧問機構”突然闖入人們的視野。
10月底,美國最大風險投資機構之一紅杉資本向上海諾亞投資管理公司(下稱諾亞公司)注資500萬美元。據介
  紹,諾亞公司被視為國內最大的獨立理財顧問公司,其自稱是不隸屬于任一金融機構的理財顧問,主要業務是依據客戶的需求,為其量身定做理財方案。
  紅杉資本運營近35年以來,投資過許多巨頭,如蘋果電腦、雅虎、GOOGLE……,近幾年又成功投資中國企業攜程和如家等。傳奇風險資本家沈南鵬為何會青睞諾亞?獨立理財顧問機構是否將駛入資本的快車道?
  上周,本報記者飛赴上海採訪了諾亞投資公司創始人———從成都走出的女強人汪靜波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會(下稱紅杉中國)副總裁計越,為讀者揭開“獨立理財顧問機構”的神秘面紗。
  獨立理財顧問
獨立理財是金融服務經紀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一般指由獨立的仲介理財顧問機構提供的綜合性理財規劃服務。這種服務基於中立的立場,不代表任何機構如保險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也不僅僅代表單個消費者的利益。這種理財規劃服務涉及範圍廣泛,為客戶度身定制適合客戶個人情況的理財方案。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紅杉資本創始於1972年,共有18檔基金,超過40億美元總資本,總共投資超過500家公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之一,紅杉資本曾投資了蘋果電腦、雅虎和GOOGLE等,其投資的公司總市值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總價值的10%。
2004年,德豐傑全球基金原董事張帆和攜程網原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沈南鵬,與紅杉資本一起創立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風投看好“獨立理財顧問機構”
  投入數百萬美元 卻沒當上大股東
10月31日,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這裡面積不大,卻入駐了約400家金融機構,諾亞投資的辦公地點也選擇在此。
  下午3點過,記者見到了諾亞公司總經理汪靜波。汪靜波是四川大學研究生,曾任職成浦集團總會計師、結算中心總經理;湘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湘財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湘財證券私人金融總部總經理;湘財證券私人金融總部總經理等。她1992年進入資本市場,曾主持發行中國第一支傘型基金;創建國內證券公司第一個私人金融總部。2003年,她與另外3人一起發起成立了諾亞財富中心。
  採訪從諾亞公司與紅杉的合作開始。 “其實(合作)也比較偶然,”汪靜波告訴記者,“大家都是這個圈子裡的,也比較熟悉。我也是偶然與紅杉的員工聊起過合作的想法,誰知沈總當天就給我打電話。我們的交流十分愉快,很快就達成了合作意向。”
  據瞭解,今年3月,汪靜波和紅杉中國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首次見面。兩人談了僅十分鐘,就基本敲定了今後的合作框架。而從正式接觸到敲定注資一事,也僅僅時隔兩個月。
  “紅杉對諾亞的注資已全部達成。”目前已成為諾亞投資董事的計越告訴記者。那麼,紅杉中國向諾亞公司注資額多大?持股比例是多少呢?對此,計越不願多提。諾亞公司市場部經理陶正則表示,將在年內公佈具體情況。
  有報導稱,紅杉資本首期向諾亞公司注資500萬美元,並不排除今後進一步增加投資的可能。工商資料顯示,注資前的諾亞公司,註冊資本為300萬元人民幣,第一大股東出資額138萬元人民幣,持股比例46%。據諾亞公司透露,紅杉中國並未成為諾亞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什麼是“獨立理財顧問機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服務規模超40億元
  數百萬美元的注資,卻無法取得第一大股東地位,這表明了紅杉中國對諾亞公司的看好。
  “即使以擁有100萬美元的財產為富人這一標準來看,中國的富人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諾亞公司理財師杜薇薇表示。
  “2004年是理財元年,過去是有錢人自己做決定,現在他們開始重視專業人士的看法。而對老百姓而言,他們的理財觀念很簡單,就是錢生錢、快速賺錢。”陶正認為,即便是所謂的“富人”,他們對理財也只有一個初步概念,所以這個市場的前景非常看好。
  央行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中國個人理財市場的資金量會增長到720億美元,今後每年則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波士頓管理諮詢公司對中國理財市場的報告也認為,中國富人現擁有約1.44萬億美元的資產,預計到2009年增長到2.63萬億美元。私人理財市場的興起,必將給獨立理財顧問帶來相當機會。
  “在美國,理財服務主體主要是在兩大體系中工作,一個是大機構,如銀行;另一個是獨立理財顧問機構。兩者的區別在於:大機構流程複雜,很難滿足客戶的靈活需求,他們對客戶的要求較高,主要從賣方角度考慮。獨立理財顧問機構則比較靈活,更多站在買方的角度看問題,但品牌信譽度較大機構差一些。”陶正向記者介紹,“在美國,70%的理財顧問在獨立理財顧問機構從業,50%以上的私人客戶通過獨立理財顧問公司享受理財服務。”
  “現在我們的客戶才幾千人,我們(客戶的增長)還遠遠沒到爆發期。”汪靜波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更多地是在培育這個市場。剛開始做時是非常難的,後來就比較好了。”據瞭解,截至今年9月,其服務的私人客戶資金規模超過40億元,人數超過4000人。
  “獨立理財顧問機構”是否賺錢
  瞄準年輕白領 打造金融業“攜程”
  前景雖好,現階段“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諾亞公司是否賺錢?對未來是如何規劃的?
  “諾亞主要是賣基金,他們代理著幾十家的基金。”談及諾亞公司,某業內專家這樣告訴記者。對此,汪靜波表示,公司會通過券商來下單,“但我們完全不經手客戶的錢,不代銷。我們有專門研究產品的團隊,有好的產品,我們會向客戶推薦。”
  那現在諾亞公司如何賺錢呢?對此,諾亞公司不願多談。陶正則介紹了美國的模式:“在美國,獨立理財顧問機構的收入來自兩方面,一是向客戶收取諮詢費;二是類似于金融超市,會向產品方收取銷售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和紅杉中國此前投資的產業不同,在我國金融業受到嚴格的監管,即使是銷售相關產品,也會有資質的要求。這對獨立理財顧問機構而言,就相當於減少了一個收入管道。
  對此,紅杉中國的計超表示,諾亞目前以提供諮詢為主,會一步步去申請各方面的資質。當然,在中國,向理財師支付諮詢費用是極為少見的。“我們現階段主要在培育市場,基本上不賺錢,前幾年投資也不算大。但隨著客戶越來越多,投入也越來越多。我們現在開始收取諮詢費,公司發理財卡,提供3個月服務收取 1000元,年卡收費3000元”,陶正告訴記者。
  “確實是一直在投錢進去,今年已投入了上千萬。收入是肯定有的,但是沒達到我們的目標”,汪靜波告訴記者,“現階段還在累積客戶資源,掌握的高端客戶越多,大的金融機構就越願意和我們合作。”汪靜波表示,諾亞公司的方向是做管道和客戶服務外包。
  “比如銀行給白金卡客戶提供免費網球服務,他們不會自己修網球場,而是和網球場合作,給網球場的是每人100元,但要求其提供價值每人1000元的服務。因為不會每一個白金卡客戶都來打網球,網球場肯定是有盈利的。”汪靜波用這個比方,來說明她對未來盈利模式的想法。“我們就可以提供類似的服務,我們會做成‘金融界的攜程’”,杜薇薇表示。紅杉中國的沈南鵬正是攜程網的創始人。
  業內人士認為,所謂“攜程模式”,就是很好地把商家及消費者的需求結合起來,網站作為仲介,在滿足兩方面需求的同時還能與商家進行收入分成。“我們準備通過標準化業務流程、網路等方式,來服務年輕白領。我們的理念是,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地做,做到極致”,汪靜波認為。
“獨立理財顧問機構”獨在何處
一對一服務 辛苦積累客戶
  “我很看好‘獨立理財顧問’這個市場。”著名理財專家劉彥斌告訴記者。他認為,獨立理財顧問機構的發展,受限於兩個條件,一是公司理財師的素質;二是客戶資源的開發。
  “我們確實面臨著人才的瓶頸問題。”陶正向記者表示,“理財師要求有很強的專業背景,獨立理財顧問不同于銀行理財師,沒有更強的支持。公司現在大約也就10個左右的資深理財師,其他人都是他們的助理,這比較類似于律師。我們會開展很多培訓,系統地教授理財知識。
  “公司裡很多理財師都在金融業做了很多年,比如溫州分公司的老總,原來是位銀行領導。當然,剛開始時的收入不是很好,和以前比肯定會有差別”,諾亞公司理財師杜薇薇告訴記者。“但我們接觸的客戶群非常棒,理財師也很受尊敬。你想約客戶見面,什麼時候都可以,他們會推掉其他所有事來見你。”
  而在客戶拓展上,諾亞也有自己的“絕招”。據公司人士介紹,60%的新客戶,都是由老客戶介紹而來的。
  “現在理財產品非常多,如何來選擇?而找到諾亞,就可以找到解決之道。”汪靜波告訴記者,公司研究所有理財產品,對一些非金融類的,如藝術品,就會和專業機構合作。
  她表示,積累客戶確實很辛苦,剛開始都是沒有收入的。“做到一定規模,收入就會級數似地上漲了。”對未來,諾亞公司的人很有信心。
  對“獨立理財顧問機構”的發展,劉彥斌卻並不看好。“(獨立理財顧問)永遠是邊角料,是金融機構的補充,只能服務於對此有額外要求的高端客戶,這就會對理財師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他們素質不夠硬,還不如去銀行找客戶經理呢。
  “此外,客戶的開拓也很關鍵。諾亞這方面就比較好,他們會從江浙一帶找很多小老闆,向他們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我們也在做(獨立理財顧問),但是很難,因為沒有客戶呀。”劉彥斌感歎到。本報記者朱雷 攝影報導
閱讀全文...

犇華全球半導體50指數基金(Primasia Semi50 ETF)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看來ETF在台灣會越來越熱鬧了,犇華投信於2008/8/28開始募集這檔ETF,相關詳細內容及公開說明書,可以上專屬網站,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在這裡我想列舉個人對這檔ETF的看法:
一.ETF的各項費用-
1.申購手續費:在募集期間現金申購的手續費為1.4%,奇怪的是ETF上櫃後只要透過一般證券帳戶下單買進,其證券交易稅只要0.1%加上券商交易手續費0.1425%(網路交易通常打到3折),購買成本不到0.2%,為何要花1.4%呢?投資人應該看緊你的荷包。
2.基金經理費:0.88%,雖然在台灣而言,這個費用率不算高,但是如果看看美國的許多ETF,其經理費通常不超過0.5%,例如這檔SPDR S&P Semiconductor(XSD)其總費用率只有0.35%,在ETF普遍有費用率較共同基金低的利基下,希望台灣的業者能將費用率降到0.5%以下,目前這種經理費仍然偏高。
3.指數各項費用:尤於這檔ETF追蹤的指數屬於客製化指數,也就是S&P特別為犇華投信所編製,所以指數的各項費用通通要由基金持有者支付,有很多費用項目(詳下圖),未來基金績效能否緊貼指數,就要看費用能不能降低了。
根據其公開說明書的記載,基金規模新台幣100 億以下時,其所得總費用率為1.0812%,這是預估值,實際要等運作滿一年後,才能知道其年度費用率,雖然ETF可以因借券而有額外收入,但是是否能cover這1.0812%,仍然有待觀察!






























































二.類股風險-
就資產配置來說,這是單一產業類別,其風險高度集中,公開說明書中其風險等級為RR5(最高風險等級),就一位被動式投資人來說,他應該
極度分散投資於全球股票市場及債券市場,
在資產配置架構下,加入這種單一產業類股,並沒有證據證明能降低風險提高報酬,在美國也有許多這類型ETF,他們的資產規模通常都很小,交易量也不大,只是台灣投資人愛冒險,喜歡刺激的殺進殺出,所以目前台灣已推出的11檔ETF中,只有一檔台灣50ETF是屬於代表台灣權值股的綜合型ETF,其他大多是單一產業或高股息類股的ETF,其風險都相當集中,如果你是指數化分散投資的信徒,那麼這類ETF,我們通常都是避開的,如果你是一位好賭的投機客,或許適合你!
三.公司治理風險-
這家投信公司管理之總資產規模約60億新台幣左右,總基金數目8檔,平均一檔只有7億多,在公開說明書裡面剛有一檔基金進入清算程序,在寫這篇文章時,另一檔犇華利基金金應該也已經清算或合併了(他們公司網站已經找不到這檔基金),從公開說明書裡面更可以看到其董事頻繁更換,目前的經營團隊是在95年時接手,雖然說過去不代表未來,只是如果有許多基金公司可以選擇,通常我們應該避開規模小的基金或基金公司。



















四.海外所得課稅規定
談到稅可能很多投資人都很頭痛,你買了ETF一般就是每年5月報所得稅時,要將ETF的配息納入股利所得課稅,但是這檔ETF涉及海外證券買賣,各當地國皆有不同的課稅條件,只是大多國家跟台灣沒有租稅協定,所以一檔國外股票的資本利得跟股息皆要在當地國課稅,回到台灣還要再課一次稅(由於此處較為複雜,請諮詢您的稅務顧問),因此其稅務效率應該較低,只是台灣的基金公開資訊或基金資料庫(例如Fund DJ或Morningstar台灣)都沒有提供這類的資訊,投資人很難自行去計算出稅率占投資績效的比重,在這裡順便呼籲台灣政府當局應該立法規範基金在稅務方面資訊之揭露。
以下摘錄基金公開說明書之部分,供您參考
1.投資於各投資所在國及地區之資產及其交易產生之各項所得,均應依各投資所在國及地區有關法令規定繳納稅款。
2.基金受益人自本基金所獲配之海外孳息,本基金業已依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扣繳之所得稅。
3.基金受益人自本基金所獲配屬於外國有價證券之資本利得,基金受益人如為國內自然人,依法免課徵所得稅,如為國內法人,應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申報該項所得,惟於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期間內,免納所得稅,故本基金已依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繳納之所得稅,亦不得自基金受益人之應納稅額中減除。
4.本基金於投資所在地因投資所收取之股息、利息收入、出售投資所得收益及其他收入,可能繳納扣繳稅款或其他稅捐且無法退回。
5.信託基金之受益憑證持有人如為個人,且信託基金獲配屬中華民國境外之所得,應自98 年1 月1 日起適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 條規定 納入個人之基本所得額計算,並依基本稅額與一般稅額之差額繳納稅款,而境外所得納入基本稅額之施行日可由行政院視經濟發展情況延至99 年1 月1 日。
寫了這麼多還沒提到優點,如果我說他的優點是專屬網站做的很好很仔細,您覺得呢?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2008/8/19
保險公司的澳幣連動債後續追蹤
剛好今天看到一家公司剛結束募集之澳幣連動債,他的費用率較低所以其收益率也是表中四家壽險公司中最高的,之前的這篇討論的是另外一家的商品,雖然保險公司只能販售100%保本的連動債,這不代表就不會賠錢,因為所謂的100%保本是外幣保本,如果期滿時換回本國貨幣使用,還要考量其匯率風險。

以今年(2008)澳幣兌台幣的波動情況




在4~7月進場之客戶 ,其換匯價格在28.5~29.5區間,但目前價格來到27.18,相對台幣已經貶值了約6~8%,還沒過一年,投資人的利息已經被匯率損失吃掉了,當然還沒6年到期,現在說這些是過早了些,只是提醒大家,相對銀行澳幣定存而言,這種連動債承受了較高的風險(6年期滿才有保本保息),卻得到較低的報酬(利率較一年期澳幣定存低),在稅務效率上也沒有特別有利,這種對發行者跟銷售通路而言是高利潤的商品,但對投資人卻不是有利的,這種商品現在是充滿了金融市場,可見消費者(投資人)是多麼的資訊不對稱,且是在弱勢的那一方。

這種連動式債券,他的本質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可以有無數種變化,在美國或歐洲的投資銀行,靠著不斷的金融創新,發明出一些複雜難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再透過全世界的銷售網絡,將他們銷售出去,在美國因為發生了許多的糾紛跟訴訟,所以美國的投資人已經學到一些教訓,目前連動式債券在亞洲應該是銷售得最好的區域,這些亞洲的新興中產階級,恐怕也難逃噩夢一場
閱讀全文...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晨星(Morningstar)美國基金評鑑公司,最近撰寫了44大投資守則,讓民眾可以遵循。投資看似複雜,但其實很多是經驗之談,而且教科書上還找不到。雖然有些守則很像莫非定律,但卻能幫助投資人避免錯誤。晨星分析師賽勒斯(Mark A. Sellers)指出,雖然有企管碩士(MBA)或特許財務分析師(CFA)的身分很不錯,但只是擁有參加比賽的資格而已。要想贏得比賽,就必須了解一些教科書上沒寫的經驗之談。以下即是賽勒斯整理出來的44條守則。

我節錄了下列幾條,再精選出8(粗體字),希望大家能更smart!

5.投資人厭惡虧損,賠1元的痛苦遠大於賺1元時的快樂。

7.財經媒體必須保持樂觀。在多頭市場時,電視收視率及報章雜誌閱讀率大為提升。也就是說,樂觀才會暢銷。

8. 即使是停止不走的鐘,一天也會猜對兩次正確的時間。「死多頭」及「死空頭」都是停止不走的鐘。

9.你讀到對基金經理人的專訪時,不要急著去買經理人推薦的個股。即使是最佳的經理人,投資組合中也有約三分之一會押錯寶。

15. 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管理階層的誠信程度,將是重要因素。

20. 人人都害怕時,去買股票。有時你就是會不知不覺賺到錢,到事後才知道。

22. 總是買在低點、賣在高點的人是騙子。

24. 股價每月起起伏伏,永遠無法預測。如果有人說他(她)可以預測,不是太自滿、頭腦太不清楚,就是想向你推銷東西。

28. 在空頭市場時,名師總會大聲說:「長期投資的方法行不通。」錯了,長期投資從不曾過時。

29. 不過,如果投資成本太高,卻又迷信長期投資,這才行不通。

34. 耐心是致富的美德;沒有耐心是代價高昂的罪惡。

35. 很少有投資人能抗拒進出頻繁的誘惑。

36. 如果欠缺耐心及信念,或是對自己分析個股的能力沒有信心,就很容易進出頻繁。

40. 股市下跌時,幾乎人人都會失望。這其實不合邏輯。投資人如果想成為20年或30年的長期投資人,就應該希望碰到20年僅見的空頭,才能買到好股票,然後看著市場節節上升。

42. 在富比士400大美國富人中,可以分成三類:創業家、長期持有的投資人、繼承祖產的人。買低賣高或技術派投資人很少名列其中,每日進出市場的人根本擠不進名單內。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