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連動式債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連動式債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重要公告:保證利率,其實暗藏玄機!(guarantee profit)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數年前許多人購買了這類投資型保單,打著投資還有最低保證收益之旗號,安聯人壽號稱保證利率2.6%(2.5%),其實裡面潛藏許多陷阱,由於事過境遷,在此便不再詳述其陷阱之處(有3大陷阱),如今這類保單產生一些作業上的困擾(我的猜測),因此安聯人壽要全面停止這三類連動債的販售,要客戶轉做其他投資或是購買美國政府公債,如果當時沒有聽我建議(不要購買)的朋友們,如今面臨再次選擇時,千萬小心,不要受到二次傷害,基本上這類投資型保單除非您非常清楚他的用處及服務人員非常專業(我想不太可能,如果專業就不至於推薦此類商品,且大部分業務員都將客戶所繳保費投入目標保費而非超額保費,這是很重要的差異關鍵),否則請三思而後行,免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們在此免費提供既有客戶之諮詢,非既有客戶酌收1000元諮詢顧問費用!協助您真正了解此投資型保單所連結之連動債或是未來應如何選擇標的,我們保有最後接案與否之權利!

以下為安聯人壽致客戶信函(感謝客戶提供)

親愛的保戶, 您好:

感謝您對安聯人壽的長期支持與愛護,安聯人壽在地深耕台灣多年,以專業、穩健的企業精神,持續提升客戶服務品質之廣度與寬度。

面對金融市場及投資環境的瞬息萬變,本公司隨時審視銷售平台上投資標的之合宜性,在綜合考量之後,本公司決定自98 7 16 ()起停止繼續發行原卓越及豐富人生變額萬能壽險所連結之「絕對回報系列UNnnn70401」、「豐利系列澳元專案UNnnn70501」及「豐利系列美元專案UNnnn70601三檔結構型債券,亦即本公司不再受理卓越及豐富人生變額萬能壽險的續期保險費、投資標的轉換(轉入)及變更投入分配比例等方式投入上述三檔結構型債券。藉此次機會,建議 您考慮多元配置其他投資組合,為配合此項服務,本公司提供400 多檔投資標的供 您配置選擇。

對於 您之前已投入上述三檔之各檔次結構型債券仍可以繼續持有,原發行條件仍維持不變。

為降低此次變動所造成之不便,特先謹以此信函通知,請 您更換合適的投資標

的,及重新檢視續期保險費投入分配比例。隨函附上『專案契約內容變更申請書』及回郵信封,以利 您辦理。在 您尚未變更投資標的之前,已扣款或已繳納之續期保險費將暫存至「新台幣貨幣帳戶」,請 您儘速向本公司辦理變更。未辦理變更者,本公司將定期退還已扣款或已繳入之續期保險費(含新台幣貨幣帳戶期間之利息)並寄發退費通知單。

倘若 您對此內容仍有疑問,敬請來電安聯人壽服務中心免費服務專線

0800-007-668 洽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耑此

敬 頌

時 祺

安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保戶服務部 敬啟


閱讀全文...

台版馬多夫內幕追擊與省思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早在2009年4月17日,華爾街日報率先報導了這則新聞,當時我想:雷曼的事件還未落幕,又來了一個大地雷,只是這次幾乎只在台灣爆炸,因為9成以上都是台灣的投資人,雖然大多數的投資人可能只是虛驚一場(6家銀行皆已決定認虧買回),但難保以後不會再踩到地雷,那麼投資人應如何安身立命呢?有許多的方式,請容許我以後慢慢寫。

在這次事件中,除了下面報導所寫的之外,另補充幾點看法:

1.費用太多,價值太少
2.投機太多,投資太少
3.複雜的太多,簡單的太少
4.商業太多,專業太少
5.銷售太多,服務太少
6.功利太多,人品太少
7.物慾太多,奉獻太少
這是約翰柏格(John Bogle)新書:夠了(enough)所提到的諸多看法之一,如果大家希望能更smart,能不再採到地雷,這是一本值得您閱讀的書!

金融業在近幾年就是因為上面7點(至少啦),造成他們今天的窘境,我也是其中一員,只是我還有健全的價值觀與品德,因為實在不願意在這樣的大染缸下被汙染,盡一切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客戶,有時仍是力有未逮,客戶竟在他處受利誘而踩到雷曼地雷或是其他不當銷售的金融商品,還是我幫他們處理後續問題,箇中辛酸,不能言盡。因此種種的對一般客戶極其不利的(不友善的)金融環境,遂而讓我們萌生男兒當自強的意志,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但我們不以為苦,我們願意當先鋒,願意引領投資人走一條真正的康莊大道,雖然需要很多的投資人教育,人力成本也很高,但我們不會放棄,因為我們熱愛這份神聖的工作,如果少了我們,將有更多的投資人吃虧上當,所以捨我其誰?

文章出處:商業週刊

撰文者:吳修辰、張逸光

台版馬多夫案在台吸金,影響超過1萬6,000人,隨著美國資料不斷傳到台灣,各家銀行不斷進行內部調查,究竟是哪些台灣金融界人士協助在台吸金?

是什麼樣的角色,能夠讓五院院長之一,到股王聯發科等都被他騙得投資虧損?見識過各種金融商品包裝的專業金融機構,居然也有六家銀行、一家投信吃了悶虧?整個台灣被波及到的金額高達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六十四億元),受害投資人一萬六千多名。案件爆發!
主角沒沒無聞,憑豪華排場騙倒客戶
這個人叫彭日成,他是美國保盛豐集團創辦人(Private Equity Management Group,簡稱PEM)。
彭日成,在台灣金融界是個陌生的名字,卻打著保本保息,高達六%至八%保證利率的名號,在台灣銷售連動債,強力吸金。現在他遭到美國證管會指控涉嫌詐欺,吸金八億美元,絕大多數資金全都來自台灣,被稱為「台版馬多夫」案。
二○○二年就與彭日成見過面、受客戶委託向PEM求償的律師邱彰說,「我跟我的客戶說,彭日成是個大騙子,但我的客戶說,彭日成比你還有錢啊!」「他為什麼能騙倒這麼多人?因為他來台灣就住總統套房、開大禮車,出入有三、五個保鑣,跟客戶說帶你到杜拜去玩。」
憑著豪華排場,化解投資人疑慮,再以高報酬率,切中人性的貪婪面,是彭日成能獲得投資人信任的最重要法寶。
一樣的連動債,其他發行機構給台灣銀行業的手續費收入不到二%,PEM卻能夠大方的給銀行三%至四%的手續費,讓銀行業難以抗拒。
就是因為這個貪念,讓股王聯發科也成了繼華南金(華南銀行與華南永昌投信)、渣打銀、永豐銀等六家金融機構之後,名列PEM的第七大債權人,受害金額約新台幣兩億元。
聯發科財務長喻銘鐸坦言,聯發科第一次買PEM產品是銀行的介紹,因為第一次投資時的報酬率不錯,第二次為了節省手續費,才直接向PEM購買。

不僅股王聯發科受傷,銷售金額最龐大的華南金有八十五億元,而華南金積極賠付,甚至願意賣掉大樓也要賠付這筆龐大虧損。華南金趕在今年五月初宣布,同時在六月十五日的股東會後兩天就率先受理買回,現在已買回超過九成。
金融圈盛傳,華南金的客戶群有不少立法委員,甚至有一位名列五院院長等級,因此華南金是所有銀行中,買回行動最有效率的銀行。
風暴醞釀!受害銀行要查哪些人讓商品在台銷售

被稱為台版馬多夫的彭日成詐騙案,影響層面龐大,但這個事件因為六家銀行都全部買回,賠付給受害人,表面上看似事件未持續擴大,但是真正的風暴,正隱然成形。
因為此案爆發後,各家銀行都在進行內部調查,目前這六家銀行與聯發科都與美國法院所指派的PEM集團託管人(Receiver)開會,不斷接收到的文件資料,正準備掀開究竟是「哪些人」讓PEM的商品在台灣銷售?
相對於國內前三大財富管理銀行,中國信託商銀、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遠離此場風暴,一位花旗出身的台北富邦銀行企金部門高階主管透露,當初PEM曾兩度求見,但簡報內容不清不楚,對於商品連結的說明也是支支吾吾,而對方的銷售口語「主軸卻放在華南金、竹商銀(現為渣打銀)、永豐銀行都已經銷售。」
在「不懂不賣(給客戶)」的這種基本常識下,北富銀二話不說,立即就刷下PEM集團商品,連闖進下一關商品審核的機會都沒有。
根據安泰銀行內部的調查報告也發現,PEM的商品為何能夠上架銷售?
安泰銀內部只找到一份文件,上面寫著:「經財富管理部門致電華南銀行查證,華南銀行透過洛杉磯分行確認有PEM集團的存在……。」
調查發現!有銀行沒查核,只因同業有賣就跟進

就只有上述短短幾行文字,安泰銀只因為華南銀有銷售這項商品,沒有盡到詳盡的查核工作,「所以安泰銀才決定因為內部有瑕疵而決定全賠,買回安泰銀一千多位投資人手上的PEM商品。」一位安泰銀高層表示,就外資的觀點來看,這根本不符合正常程序,銀行在法律上站不住腳,只好認賠了事。
一位萬泰銀高層也坦承,當初萬泰銀會銷售PEM商品,就是因為華南金也賣才跟進,因此,萬泰、安泰、台中商銀三家屬於國內第二批銷售PEM商品的銀行,銷售金額都在五千萬美元上下。
台版馬多夫詐騙案經過各家銀行內部調查至此發現,永豐銀、竹商銀及華南金是國內第一批銷售PEM商品的機構,加起來的銷售金額就高達新台幣二百零六億元,是另外三家銀行銷售金額加總的三‧五倍。因而,產生下列三項疑點:
疑點一:為何同樣是花旗出身,北富銀主管看得出問題,但永豐銀行卻看不出PEM商品問題,在二○○五年六月,成為全台灣第一家銷售PEM商品的銀行?
疑點二:為何小小的地區性銀行竹商銀的銷售金額,竟然會高達七十三億元,高居六家銀行第一大?
疑點三:為何身為官股的華南金,竟沒有做好把關,讓PEM闖關成功,華南永昌投信加上華南銀的銷售金額高達八十五億元,加總金額為所有受牽連金融機構第一大?
從美國來的保盛豐託管人及債權銀行的內部調查資料,正逐漸解開上述三大疑點。
根據美國託管人及債權銀行蒐集的資料顯示,PEM商品在台銷售分成兩大系統,第一批PEM商品,是以「GVEC」這家公司擔任基金發行機構,永豐銀香港分行所銷售的即是「GVEC」商品;竹商銀、華南銀、安泰、萬泰、台中銀等五家銀行,銷售的則是以「GVEC Resource」為名的多家相關基金公司發行的系列商品。

第一家銷售PEM商品的永豐銀在四月底進行內部調查也面臨瓶頸,因為當時永豐銀董事長盧正昕、企金部主管等相關人員已全部離職,而當時唯一還在任的,是永豐銀行總經理陳柏蒼。
陳柏蒼卻在今年五月七日,突然請辭永豐金控及銀行董事、永豐銀總經理,以及美國遠東國民銀行董事長等所有在永豐金控的四項職務,閃電離開永豐金。
此外,GVEC有一家顧問公司,叫作「ERM」,這家公司的中文名稱是宜恩財富管理公司(ERM Resource Limited),該公司的負責人叫作詹亮宏,正是PEM集團在台灣的代表人。
二○○五年六月,永豐銀開始銷售GVEC商品後,當時是台灣銀行界銷售連動債的開端,此模式讓PEM發現台灣市場大有可為,因而彭日成找上詹亮宏,由他在二○○五年十一月成立台北代表處,再以「GVEC Resource」為名,發行一系列連動債,再向永豐銀之外的其他五家銀行銷售商品。
二○○六年,第一家銷售「GVEC Resource」系列連動債的銀行就是竹商銀。當時竹商銀總資產不過四千三百億元,只有華南金控總資產的四分之一,但竹商銀所銷售的PEM商品的金額竟然高達七十三億元,比華南銀還多,位居六家銀行第一大。詹亮宏與竹商銀兩大股東之一的詹紹華家族同姓,就引發金融圈很多聯想,也耳語紛紛。
牽連擴大!金控總經理到經辦人員恐列懲處
華南金一向以號稱引進荷蘭銀行風險管理顧問,打著金控完備市場風險管理機制,可有效預防誤踩地雷的旗號為傲,為什麼還是無法躲開PEM集團的詐騙疑雲?
華南金內部人士透露,原先華南金壓根兒也不打算銷售PEM商品,但因有人將商品引介到金控,先由華南永昌投信先後成立私募基金一號、二號,以私募基金的方式銷售PEM商品,成績不錯,後來在金控跨售的思考下,華南銀行才跟進。

目前華南金內部正籠罩著一股低氣壓,因為PEM案的懲處名單即將出爐,華南金要通過五檔PEM商品上架銷售之前,PEM商品必須經過金融產品審議委員會。這個會議的成員,包含華銀的財富管理部門、華銀的風控部門等單位,上至金控總經理,下至經辦人員,所有蓋過章的人都被牽連其中,人數恐怕不少。
不過熟知華南金文化的高層指出,現在懲處名單將跟受理買回的報告一起呈上去,且買回情況踴躍,影響程度可能較小。
只不過,一個在台灣金融界沒有「族譜」的彭日成,加上旗下一家在台灣的不知名公司,卻把台灣各銀行資歷超過三、四十年的金融老將耍得團團轉。是彭日成太聰明?還是台灣銀行業的風控系統已經出現致命性的危機?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2008/8/19
保險公司的澳幣連動債後續追蹤
剛好今天看到一家公司剛結束募集之澳幣連動債,他的費用率較低所以其收益率也是表中四家壽險公司中最高的,之前的這篇討論的是另外一家的商品,雖然保險公司只能販售100%保本的連動債,這不代表就不會賠錢,因為所謂的100%保本是外幣保本,如果期滿時換回本國貨幣使用,還要考量其匯率風險。

以今年(2008)澳幣兌台幣的波動情況




在4~7月進場之客戶 ,其換匯價格在28.5~29.5區間,但目前價格來到27.18,相對台幣已經貶值了約6~8%,還沒過一年,投資人的利息已經被匯率損失吃掉了,當然還沒6年到期,現在說這些是過早了些,只是提醒大家,相對銀行澳幣定存而言,這種連動債承受了較高的風險(6年期滿才有保本保息),卻得到較低的報酬(利率較一年期澳幣定存低),在稅務效率上也沒有特別有利,這種對發行者跟銷售通路而言是高利潤的商品,但對投資人卻不是有利的,這種商品現在是充滿了金融市場,可見消費者(投資人)是多麼的資訊不對稱,且是在弱勢的那一方。

這種連動式債券,他的本質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可以有無數種變化,在美國或歐洲的投資銀行,靠著不斷的金融創新,發明出一些複雜難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再透過全世界的銷售網絡,將他們銷售出去,在美國因為發生了許多的糾紛跟訴訟,所以美國的投資人已經學到一些教訓,目前連動式債券在亞洲應該是銷售得最好的區域,這些亞洲的新興中產階級,恐怕也難逃噩夢一場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