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這個產業生態長期以來始終沒有多大進化,產品或許引進了歐美的一些設計概念(歐式、美式投資連結型保單),但是服務內涵卻鮮少進步,業務人員素質也是差異極大,壽險業喊了10年以上的需求導向銷售,做了許多的教育訓練,結果就是客戶仍然持續被推銷不同類型的保單,永遠都有繳不完的保費。業務人員仍然是推銷人員並沒有因為接受訓練而變成保險顧問或是理財顧問,多的只是因不斷練習話術而變得很流暢的推銷語言,甚至還有很多業務人員因為業績壓力,而做出對客戶非常不利的規畫,我們就來細數一下我近幾年遇到的情況。
先來談談投資型保單,投資型保單在過去5年蓬勃發展,除了因為股市的多頭外,很大的原因是業務員的推銷,業務員為何要推銷這類商品呢?因為在2003年當時,高預定利率保單幾乎已經絕跡,業務員拿著超低利率的保單根本賣不出去,這時投資型保單剛好替補這個空缺,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率在設計上較傳統保單透明,照理說應該對客戶較為有利,客戶可以很清楚知道保險公司的費用率,但是因為一般客戶不去深入了解,業務員在商品解說上也避談費用率問題,所以絕大部分的客戶幾乎都不知道裡面潛藏的危機。投資型保單的保費設計上分為計畫(基本)保費與增額(超額)保費,計畫保費收取的費用率大多集中在前5年,通常從130%~160%不等,如果以150%為例,一位月繳1萬的客戶,其前5年必須被保險公司收取18萬的前置費用,這占了總繳保費的3成(18/60=30%),雖說第6年度起就不再收取,但是客戶並不因此而享受到福利,因為業務員第6年以後通常已經沒有任何佣金可拿,這造成當客戶累積了5年資產,愈來愈需要投資諮詢與服務時,業務人員為了生計,必須去開發新的保單(業績),根本無暇服務原有客戶,就算有服務,也可能是下一張保單的售前服務,這種情形對客戶是極為不利的。那麼應該如何做才對呢?通常計畫保費的多寡取決於客戶需要多少保額,如果保額要求不高,可以以最低計畫保費來規畫,其餘則放進增額保費中,舉例:一位25歲女性需要保額400萬,那麼他只需要計畫保費2000元/月,則其餘8000元可投入增額保費(每年費用率3%~5%),這樣一來,其前5年的費用率為[24000*150%+96000*5%*5]/600000=10%,第6年以後為4%(4800/120000),費用明顯降低,且因為業務人員有8000元/月的持續性業績佣金計算,所以仍有餘力與意願照顧舊客戶,不致造成服務品質大降,但是為何服務人員不願意這樣規劃呢?原因就是利益衝突,因為將每月的1萬元全部投入計畫保費在前2年可以有較高的佣金收入,所以業務員幾乎很難避免這種誘惑,他們也會找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合理化這種行為,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聽過,我就不再贅述。甚至還有業務員誘導客戶解掉高預定利率儲蓄險保單,將資金投入投資型保單的計畫保費,借機再賺一筆佣金,搞的客戶兩頭空,如果又發生投資配置不當,在2008年時可能更是損失慘重。
那麼傳統保單就沒有問題嗎?仍然問題一堆,保守型的客戶或是一些不懂金融知識的客戶在過去一段時間也買了很多低預定利率的分紅保單或是不分紅保單,這類保單通常繳費年期都是15年以上,因為年期長的保單,業務員有較高的佣金,我用財務計算機算過,通常其前面20年繳費期間的實質複利率為1.3%~1.9%,20年繳費期滿後的利率為3點多趴,在今天的低利率環境下,對於定存族好像還相當有吸引力,但是這種保單隱含許多風險,第一:通貨膨脹風險,這種保單將20年內的利率鎖定在2%以內,但通貨膨脹率長期平均值約為2.5%,所以客戶資金的實質購買力是下滑的,第二:流動性風險,因為資金必須持有20年以上不能解約,在20年內如果提領,則利率連1%都不到,10年內就提領的話,甚至還是虧損的,所以很沒有彈性。第三:無法達到理財目標,通常一般中產階級上班族在累積其退休準備金或是子女教育金時,如果以2%的報酬率當期望報酬,那麼將要提撥很高的每月準備金額,幾乎每位上班族都無法足額提撥,如果提撥能力範圍內的資金,其期望報酬率要在7%左右才能滿足理財目標的需求,所以這類只有2%不到的保單,根本無法解決客戶的問題。在最近的低利率環境下,這類保單滿天飛,業務員也樂的推銷此類保單,因為佣金高又不用做太多售後服務,看似雙贏的情況,其實長期而言對客戶非常不利。另外一種熱賣的終身醫療險也是有許多盲點,美其名是終身都有醫療保障,但是其保障因為保費近幾年調漲很多所以客戶都買得很少,真正有醫療風險時,可能花費了15萬醫療費卻只領得5萬保險理賠,究其原因就是保障不足,所以客戶應該理解自身付費能力,改採實支實付之定期醫療險搭配定期日額住院醫療,更低的保費卻有更高的醫療保障,這樣才能真正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業務人員經過這五六年來的錯誤銷售,使的一堆客戶傷痕累累,還有很多未爆彈在客戶手上,這些未爆彈也不知何時會爆,業務人員在只重自身利益的強力銷售下,很難得到客戶長期的認同,有些經營的客戶已經很慘的業務員,因發展受限,所以萌生轉換公司的念頭,想說能不能有一番新氣象,其實個人認為,如果還是以產品導向,以自身利益為主,且沒有持續進修,那麼轉換公司只是死貓臨死前的最後一跳罷了! 一位金融從業人員如果將自己定位在金融產品銷售員,那麼就註定一輩子無法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並提供解決方案解決客戶的問題;如果定位在理財顧問,那麼保險公司教給你的顯然不夠,而且還可能是反效果,我看到一堆號稱是理財顧問的從業人員,連基本的概念都錯誤了,也有很多不會的地方,也很少花時間閱讀,但卻憑恃著客戶不懂,而濫竽充數,只能說,就像政治或其他領域一樣,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只是苦了所有需要金融服務的民眾罷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