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複製技術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加入共享書籤: HEMiDEMi個人書籤 MyShare個人書籤 Google分享書籤 Technorati分享書籤 Del.icio.us個人書籤 DiggIt! funP分享書籤

http://blog.dengfong.com.tw/2009/04/blog-post.html

ETF 以追蹤基準指數(benchmark)的表現為投資目標, 其中指數複製技術的選擇是能否達到目標的關鍵。指數複製技術是一種在被動管理模式中複製基準指數表現的技術。現今最多人應用的三種指數複製技術為: 全面複製技術(Full ReplicationStrategy)、代表性抽樣複製技術(Representative Sampling Strategy)及合成複製技術(Synthetic Replication)。以上提及的三種指數複製技術都各有其可取之處。指數複製技術的選擇涉及多個考慮因素, 如基金經理的本身條件、需符合的政府管理法令、在成本與追蹤誤差風險之間需要作出的考慮以及基準指數的複雜程度等。

全面複製技術

在採用全面複製技術時, 基金經理會按基準指數成份的比重投資於該等指數股份。藉此, 基金經理可以緊貼地複製指數基準的表現。但如果基準指數內含有大量的股票或較多不流通的股票, 採用全面複製技術的成本可能會變得很高, 在技術上亦難以實行。例如, 在全面複製技術下, 一支S&P500 的ETF(如SPDR,股票代號SPY) 便需要全部持有基準指數內500 支高流通量的股票,追蹤Nasdaq100指數的PowerShares QQQ (代號:QQQQ)也是採此方式複製指數。

代表性抽樣複製技術

在採用代表性抽樣複製技術時, 基金經理會創建一個和基準指數擁有差不多回報、風險概況、市值、成長型或價值型等特性的投資組合。由於組合可以比基準指數持有較少的股票, 成本因而隨之而減少。例如, iShares Russell 3000 Index ETF(代號:IWV),持股數目約在2890支上下 ,因為基準指數含有大量的股票, 所以採用代表性抽樣複製技術會比較有效,不過與基準指數差異不大。當然, 採用代表性抽樣複製技術會增加因為錯誤配對而導致顯著追蹤誤差的可能性。

合成複製技術

合成複製技術涉及到衍生性工具的運用, 是最新可用作複製指數的技術。受惠於衍生性工具運用的放寬以及衍生性工具的發展, 如股票連結交換(Equity Linked Swaps)可以提供準確及預期回報, 合成複製技術越來越多被應用到被動管理的情況上。透過採用合成複製技術, 基金經理能從股票連結交換發行者(對手方)獲得準確無誤的基準指數的表現, 從而確保基金能得到近乎十足的表現及低追蹤誤差。合成複製技術因為使用衍生性工具,會有對手方風險,一般均會考量對手方的信用評等,最先使用這種技術的發行商為Lyxor ETFs(2001年開始),Lyxor為法國興業銀行集團的全資附屬子公司,目前似乎也只有Lyxor以這種方式追蹤基準指數。這種追蹤技術目前仍然存在正反兩面的評價,相關資料可以參考這篇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