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決定投資風格﹖(Is Your Investing Personality in DNA?)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加入共享書籤: HEMiDEMi個人書籤 MyShare個人書籤 Google分享書籤 Technorati分享書籤 Del.icio.us個人書籤 DiggIt! funP分享書籤

http://blog.dengfong.com.tw/2009/04/is-your-investing-personality-in-dna.html

華爾街日報有一則報導,記者描述了他的先天基因對於做投資決策時有缺陷,我不是遺傳DNA專家,無法對此種測試的可靠性下結論,不過這位記者卻也提出了後天的訓練能改變這種先天的缺陷。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從許多客戶對獲利與虧損的反應知道,他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所以反應的應該是DNA的缺陷或者是成長環境認知所造成的影響,大部分的客戶都會受到貪婪與恐懼這兩種情緒的困擾,而且極少從經驗中獲得教訓,總是認為下次一定不會再犯錯,顯示出過度的自信,尤其在男性客戶身上特別明顯。

許多客戶寧可自己賠掉數百萬,也不願意尋求專業諮詢,專業諮詢收的費用不及他所賠掉的百分之一,有些人會聽建議,不過他們喜歡聽甜言蜜語,喜歡聽跟自己看法相類似的建議,最好是免費的建議(資訊)。雖然專業諮詢不一定能幫客戶賺錢,專業諮詢卻能在一定風險承受度下,做出較好的配置建議,更何況一位專業的理財顧問的任務不是幫客戶賺錢,而是幫客戶規畫穩建地達到理財目標的方法與協助控管自身情緒不穩定所帶來的風險。

國內真正遵循理財規劃原理與步驟的收費式顧問是少之又少,並不是沒有能力這樣做,而是因為大部分客戶不接受這樣的模式,迫使理財顧問等金融從業人員靠銷售產品佣金過活,由於金融商品存在許多隱型成本,一般客戶難以察覺,再加上大眾媒體不會報導,也就形成了一個奇異現象:成本30元的商品,定價100元再以8折出售,客戶買得很高興,但是如果所有費用透明化,成本30元的商品,以成本價售出外加20元的服務費用,客戶就無法接受,此時客戶已經忘記(有意識的忽略)他原本是花80元才得到這樣商品但現在只要50元卻反而覺得太貴了(感覺被賺20 元),這就是誠實(費用透明化)的下場,所以沒有一家金融機構敢貿然第一個實施這樣的服務模式,傳統方式雖然存在諸多的對客戶的不利因素,卻也是不得不為之。

您是哪一類的客戶呢?您知道當您的金融服務人員不收取顧問費時,其實真實的費用是更高時,您還願意繼續這種不利己的行為模式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